首页 > 实时讯息 >

“英国魔法师”走进合肥 趣味科普展现化学魅力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3:15:00    

大皖新闻讯英国化学家戴伟来中国从事科研科普工作已近30年。他是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也是许多中国孩子眼中的“化学魔法师”。4月2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举办的“墨子沙龙”上,戴伟教授用妙趣横生的科普讲座,向青少年们展示化学反应的魅力。

让化学原理实现具象呈现

本次活动由墨子沙龙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协办。什么是化学反应?活动伊始,“化学魔法师”戴伟教授用酒精“喷水”,就让蜡烛冒出了耀眼的火焰,揭开了这场“科学魔法秀”的序幕。

随后,顺序排列的透明溶液加入“气泡水”变为了七色彩虹;气体酒精在水桶中燃烧,发出剧烈声响;液氮中冻住的玫瑰花、香蕉和气球变脆变硬,形态发生奇特的变化;“黄瓶子”实验中,上下摇动的瓶子瞬间变色又瞬间恢复;双氧水的分解反应放出氧气,使“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丁神灯仿佛来到现实;海藻通过化学反应变成橙色创可贴;“大象牙膏”瞬间喷出大量的蓝色喷泉……十余个精心设计的实验串联成趣味叙事,从酸碱反应到氧化还原,从物质相变到能量转换,抽象的化学原理在奇幻视觉中得到了具象的呈现。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实验演示与现场互动,戴伟教授将实验室搬上舞台,褪去了传统课堂的严肃外衣,在神奇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中诠释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道理,也展现了化学反应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深远影响,为同学们埋下了化学学习热情与科学实验精神的种子。

从英国到中国来做化学科研科普

十几岁时,戴伟就开始从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订阅介绍中国的刊物,那是他当时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 大学毕业后,戴伟在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任教。1987年,第二十五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在南京召开,戴伟受邀与会,去了苏州、杭州、上海,“从那时起,我开始用磁带自学汉语。”此后,戴伟几乎每年都来中国几趟,旅游、开会、访学、作学术报告。1996年,戴伟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到中国发展。随后,他来到北京化工大学开展合作研究。2001年,他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2005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018年,戴伟开始制作发布化学实验科普短视频,这让他成为更多孩子眼中的“化学魔法师”。戴伟认为,很多科研和创新的出发点,都源自人类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要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在实验中,学生能发现化学的奇妙。”

戴伟坚持做科普有两个目标:一是希望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热爱化学的种子,点燃他们对化学的兴趣;二是通过科普,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判断真伪的能力。因此,戴伟每次都尽量把实验准备得丰富、有趣。近年来,他的科普足迹遍布中国300多座城市,为数十万中小学生开展义务科普。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编辑 张大为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