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借浉河一湾碧水,能否展现信阳豫风楚韵?| 聚焦浉河游船②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20:23:00    

顶端新闻记者 肖风伟

随着信阳浉河游船进入内测阶段,能否打造成为中原版的“秦淮河”,成为市民们热议的话题。

信阳能否借一湾碧水,展现“淮上红都 山水茶城”的独特文化,书写文旅新篇章?近日,顶端新闻记者专访信阳吉小象何家寨露营基地董事长负责人冯俊,通过对标国内成熟水上项目,探寻浉河游船的破题之道。

‌对标国内成熟水上项目,浉河文化底蕴薄弱

“十里秦淮水, 千年金陵梦。”有“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之称的南京城,不缺唯美的诗词,纵然穿越千年,依然时刻撩动着游人心。

你一句夜泊秦淮,我便到了南京城。在南京秦淮河年接待量突破5000万人次、开封御河夜游单日营收破百万的背景下,信阳文旅集团启动浉河游船项目,它的出现能否破解信阳“夜经济”困局?对比这两大知名IP,信阳的弱项又是什么?

“南京与开封在文化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古都,都有宋词加持,文化底蕴厚重。”冯俊说,南京秦淮河,‌历史知名度高‌,作为“六朝金粉地”,文化底蕴自带流量,另以“十里珠帘”为脉络,串联夫子庙、江南贡院等文化地标,形成“水陆空”立体体验;开封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通过宋文化沉浸式演出(如《大宋·东京梦华》)、灯光水影秀打造“活态历史” 。

浉河,古称訾水,原为小溪。据称古时有位很有威望的隐士胡超居住小溪边,人称之为师,称小溪为师溪。南北朝时期改名为浉溪,齐建武二年改称浉水,后称浉河,是信阳的母亲河,在信阳城区蜿蜒二十公里穿城而过,作为主要支流之一汇入淮河。

相比之下,浉河文化底蕴薄弱,虽拥有茶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但缺乏系统性的文化串联,未形成常态化、规模化的民俗产业链,缺乏可依托的强文化IP及场景化表达‌,夜景除了桥体的灯光秀外,无差异化夜景设计,难以形成记忆点。

文化+科技加持,能否激活千年浉河?

“历史文化相差巨大,信阳无需复刻秦淮河的六朝烟水,但可借鉴其‘文化场景化’的打造思路。”冯俊认为。

一言蔽之,浉河游船应超越单纯观光模式,构建“茶为魂、水为脉、绿为底、文为蕴”的沉浸式文旅生态系统,通过“科技赋能文化深挖+生态价值转化”双轮驱动,打造中原地区独有的“山水茶宴”文旅品牌。

在文化主题的深度提炼与场景化呈现上,信阳可提炼浉河流域的“豫南茶乡文化”(如茶马古道遗存)、“山水诗画生态”(南湾湖联动)、“红色记忆”(大别山革命故事)三大IP,设计文化符号体系。

为丰富游船体验感,可以借助科技赋能。学习开封的3D水幕投影、浮桥激光秀等技术,结合信阳茶山云雾特色,可打造“流动茶韵光影秀”;参考秦淮河通过AR技术,还原信阳茶大放异彩的万国博览会、鸡公山的万国建筑博物馆、奏响“东方红”响彻太空的信阳楚墓编钟。与茶企、非遗传承人共建体验场景,开发“AI制茶大师”系统——通过手势识别技术,让游客虚拟体验信阳毛尖炒制工艺。

人物场景演绎,展现信阳豫风楚韵

有着豫风楚韵的信阳,从古至今不缺历史人物和故事。在冯俊看来,重点人物和场景,除借助AR技术还原外,还可以通过人物演绎方式再现。

唐代“茶圣”陆羽盛赞“淮南茶以光州上”,北宋朝文豪苏东坡途经信阳,在浉水河畔泛水煮茶,感叹“淮南茶,信阳第一”,他们无疑是信阳文化的最好代言人,包括春申君黄歇、欧阳修、司马光等历史人物在信阳的场景,许世友将军等信阳籍老一辈革命家等等,都可以通过人物演绎的形式呈现。

在商业业态的有机融合策略上,可以借鉴开封、南京两地“游船+市集”模式,如开封御河夜市、秦淮河夫子庙街区,建议开发“浉河茶舫”移动式茶艺体验空间、沿岸布局非遗工坊集群(信阳毛尖炒制、罗山皮影戏)、打造“豫南百味”水上美食浮岛(南湾鱼宴、闷罐肉主题餐船)。

构建水陆联动运营体系,帮助游客实现“一站式体验”。建立“三点两线”网络:以琵琶台、茗阳阁、南湾湖为三大码头枢纽,开通日游生态观光线(串联湿地公园、茶山步道)、夜游文化观光线(红色主题灯光带、楚文化浮雕墙)。

浉河两岸良好的生态优势,是很多城市无可比拟的,以自然景观为核心,利用浉河茶园、湿地等资源,设计“茶山夜话”“萤火虫观景台”等生态主题航线,推出“茶船夜宴”(茶艺非遗表演+茶点品鉴)或“豫南民歌水上剧场”,突出信阳的“慢生活”体验。

不拘泥于灯光秀,做好“三大转化”

“浉河游船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文化传播载体,水岸经济不能停留在灯光秀层面。”冯俊说,浉河游船的突围关键在于做好“转化”文章:将满山翠色转化为消费场景,将红色记忆转化为体验产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

“茶旅融合”体验链开发 。船上场景:分时定制“茶韵之旅”(晨雾茶道、暮色品鉴);开发茶香SPA船、茶叶盲盒体验舱 。岸上延伸:设置“采茶换装打卡点”,茶山认养系统与游船会员权益绑定。

红色文旅的沉浸式表达。创新“行进式情景剧”:利用全息投影技术重现“红军长征渡河”场景,设计水上红色剧本杀《隐蔽的航线》; VR渡河体验舱;沿岸灯光叙事带(以光柱象征红色火种传递)。

智慧化服务系统突破。构建“茶链通”数字平台; 区块链茶叶溯源与船上即时购系统;智能茶宠机器人导览 ;光影捕鱼互动游戏(捕捉虚拟南湾鱼获兑换优惠)。

“秦淮河改造持续了四五十年,信阳浉河游船项目也可分阶段开发。”冯俊说,建议首期聚焦3公里核心段(琵琶台-虹桥),打造“茶韵光影秀+非遗市集”爆点;二期向北延伸至南湾湖形成生态环线。

作为文化旅游项目,浉河游船可以根据四季进行产品设计,比如春季茶旅节、夏季湿地音乐节、秋季红叶诗会、冬季温泉船屋。生态环境是信阳的优势,可以引进太阳能静音游船,设置水下生态监测浮标,开发“垃圾换茶礼”环保积分系统。

为提升浉河知名度,还可以进行‌事件营销,比如举办“浉河光影艺术节”,邀请艺术家以茶山、湿地为背景创作灯光装置;利用‌社群传播,发起“浉河十二时辰”摄影挑战,强化“治愈系夜游”标签。

‌ “当茶香浸润船舷、科技激活文脉,这条承载城市记忆的河流,或许真能流淌出北国江南的独特韵味。”冯俊充满向往地说。

来源:顶端信阳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