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执行阶段的时间主要 取决于具体案件的审理程序和判决结果。以下是不同情况下的执行程序启动时间:
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审结后,如果一方不服判决,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期满后,判决书即生效,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简易程序
一般起诉后如果适用简易程序,三个月后可以进入执行阶段。
二审判决
如果是二审判决,一般是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后进行执行程序。二审判决生效后,即可申请执行,进入执行程序。
执行申请
申请执行需要在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上诉,自双方收到法院判决书后15天的上诉期满后,即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的情况下,从收到一审判决开始最快要三个月左右时间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综上所述,执行程序的启动时间主要取决于案件的审理程序(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和判决结果(是否上诉及上诉期满的时间)。在普通程序中,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审结后当事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简易程序则需在三个月后申请执行。二审判决生效后,也可以立即申请执行。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法律途径,并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执行申请,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