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花垣县属于哪个市(花垣:拥有两个世界级高地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3 10:19:47    

当飞机降落在张家界机场的时候,就望见了矗立在浓云之下的天门山。

从张家界机场遥望天门山

我们要去的地方不是张家界的风景区,而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花垣县。那里有一个苗族村寨,深藏在湘黔渝三省(市)交界的武陵山脉腹地的群峰之中,因十八个溶洞群而取名为十八洞村。这本是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寨,因为大山的拥抱而美丽,却又因为大山的闭塞而贫穷。

花垣县十八洞村

2013年,十八洞村成为“精准扶贫”的首倡之地。在精准扶贫的指引下,到 2021年2月,近一亿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中国宣布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减贫目标。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脱贫壮举,在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中创造了奇迹,而十八洞村在政府的帮扶下也摆脱了千年贫困,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许多国际组织、甚至国家元首都纷纷到十八洞村参观学习。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中国在减贫方面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正通过南南合作与其他国家分享。这是中国对世界减贫事业最大的贡献。”而精准扶贫正是中国减贫事业之所以取得成功的核心理念。毫无疑问,十八洞村已经成为人类减贫斗争的精神高地,现在每年到这里参观学习的人员已经超过了三百万人次。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赴十八洞村调研考察团

带领我们去十八洞村考察调研的,是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会长蓝军先生。支援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是中国民贸的责任和担当,因此他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进行考察调研,并就如何助力花垣县和该县十八洞村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实现精准对接,与花垣县人民政府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在考察完十八洞村后,湘西州州委副书记兼花垣县县委书记廖良辉先生告诉我们:花垣县不仅有十八洞村,而且还有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就在离这里不远的茶峒古镇,现在改名叫边城镇。

廖书记非常骄傲地告诉我们:“《边城》在‘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中排名第二,第一是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但如果以单篇小说计,《边城》则属第一。《边城》不仅被收进了全国的中学课本,而且还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沈从文也因此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因此,边城是我们花垣县世界级的文化高地。”

我们这些人是知道《边城》的,但认真读过的人并不太多,更不知道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中的茶峒古城就在花垣县。因为边城一般是指边境上的城市,而湖南湘西则地处中国中部腹地,怎么会有座“边城”?于是许多人在手机上找到原著读了起来: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

从十八洞村到茶峒古镇,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便到了沈从文笔下的那条小溪边。小溪的对岸是重庆的洪安镇,小溪的上游则是贵州的地界了,所以这里被称之为“一脚踏三省”。在这里,我们寻找到了那座白塔和那个书中描写的叫“拉拉渡”的渡口--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果然在这里。

站在三省交界之处的茶峒,望着小溪对岸的重庆(当时属四川)和近在咫尺的贵州,我在想:这是不是有些“边城”的意思呢?其实不然。据沈从文先生的学生汪曾祺先生的解读:“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说这是个边地的小城。这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沈先生从乡下跑到大城市,对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对城里人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深恶痛绝,这引发了他的乡愁,使他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

那么出生于湘西凤凰城的沈从文先生为什么要选择茶峒作为《边城》的背景呢?这与沈从文先生的生活经历有关。

在茶峒古镇关于沈先生的生平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文人沈从文原来是行伍出身。1917年,小学刚毕业的沈从文参加了当时的湘西靖国联军第二军游击第一支队,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而依山凭水筑城的茶峒是这一带最繁华的古镇。忧郁而又敏感的南方少年沈从文或许是在春天的一个风轻云淡的日子,随着军队来到了这里,准备休整几天后从这里进入四川。这里的一切,让沈从文兴奋不已:清风里,溪水潺潺,木船悠悠;太阳下,山花烂漫,杜鹃声声;暮色中,炊烟袅袅,渔舟唱晚。而当春雨绵绵而来时,又给人带来几丝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的感觉深深地印入了南方少年沈从文的脑海......

1922年,当了5年兵的沈从文脱下军装,来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学,可是仅受过小学教育,报考燕京大学国文班未被录取,又没有半点经济来源,就在北京大学旁听,后来,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刻苦自学成才,成了作家。

据沈先生自己回忆:“一九三四年的冬天,我因事从北平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转到家乡凤凰县。去乡已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惟实惟利的人生观。”也许这时的沈先生脑海中浮现出了他当兵驻扎茶峒时的一幅幅画面,于是便有了以茶峒为背景的《边城》。

但《边城》问世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仅没有引起强烈反响,反而受到猛烈地批判,第一条罪名是《边城》掏空了人物的阶级属性,批评沈从文是一个低级的趣味的作者。后来《边城》名扬四海,得益于他在西南联大的学生汪曾祺先生。

汪曾祺与沈从文

我的一名年轻同事是汪曾祺先生的长孙女,她曾经送给我一本汪先生的文集。里面收集了多篇汪先生解读和评价《边城》的文章。汪曾祺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呼吁:“《边城》,沈从文的小说,究竟应该在文学史上占一个什么地位?金介甫在《沈从文传》的引言中说:‘总有一天会对沈从文作出公正的评价:把沈从文、福楼拜、斯特恩、普鲁斯特看成成就相等的作家。’总有一天,这一天什么时候来?”从1987年、1988年沈从文两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来看,特别是今天还有那么多人喜欢《边城》来看,这一天似乎已经来了。

天色已晚,即使是在冬天,这里的风也是温柔的。溪水依然悠悠,溪水傍边是灯红酒绿的酒吧街,大师笔下的古风古道早已消失。一对中年夫妇(或许不是夫妇?)在晚风中紧紧相偎,慢慢朝着下游的翠翠岛方向走去。隐隐听见那女子忧忧地在问:“那个叫翠翠的女孩呢?她后来怎么样了?”

这对中年男女肯定不是当地人。他们来这里,不是来看风景的,而是来寻找沈从文笔下的世外桃源,是来寻找心中的那份梦的。不知道他们找到没有?能不能找到?

不远处的翠翠岛似一只古老的渡船静静地停泊在清水江中,清纯而美丽的翠翠(塑像)带着那只狗,屹立在船尾等待心上人归来,这一切都把我们带入到《边城》那个美丽而又忧伤的爱情故事之中......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