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波战争
公元前6世纪,希波战争后,作为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希腊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达到了发展的鼎盛时期。政治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艺术的全面发展,建筑、雕塑和绘画等艺术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被人们誉为古典美的楷模。这个时期的建筑洋溢着端庄、典雅、和谐、理性的美感,对后世的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雅典卫城全景
为了纪念在希波战争中雅典的伟大胜利,雅典城邦开展了蓬勃的城市重建活动。坐落在雅典中心的雅典卫城,就是这一时期建筑的精华。帕提农神庙正是雅典卫城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卫城原意是国家统治者的驻地,是建在高处的城市,用以抵御敌人的要塞。卫城的建设始于麦基尼时代,是一座国王的城堡。公元前 )-/ 年,卫城被波斯人焚毁。希腊人在取得对波斯的胜利后,决定重新修建被波斯人摧毁的卫城。

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雄踞在雅典城中央的一个山冈上,是古希腊建筑鼎盛时期最杰出的建筑创作。它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突出表现了希腊建筑在空间安排上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建筑的每一部分,无一是直接的裸露,均以某个角度的透视效果呈现。希腊的建筑家把一个个本身结构呈现完美对称的建筑物,依傍地势上的落差,在空间上以不对称、不规则的方式进行排列。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

女神雅典娜
雅典卫城主要由供奉女神雅典娜的帕提农神庙、供奉海神波塞冬的厄瑞克忒翁神庙和供奉胜利女神的胜利女神庙构成。它们相互各成一定角度,创造出变化极为丰富的景观和透视效果。当人们环绕卫城前进时,可以看到不断变化的建筑景象。这其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位于卫城最高点的帕提农神庙。“帕提农”在古希腊语中是“处女宫”的意思。因为它祀奉的雅典娜女神是处女,所以又称为“雅典娜处女庙”。雅典娜是希腊神话中的战神和智慧女神,是雅典城邦的守护者。雅典人相信是雅典娜保卫、拯救了他们的城市。

帕提农神庙
这座神庙自建成以来,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沧桑变化。在公元2000年,希腊城邦衰亡后,神庙被改作基督教堂。到了土耳其统治时期,它又变成了伊斯兰的清真寺。一直到 16世纪中叶,帕提农神庙还保存得相当完整,但在1687年,当土耳其和威尼斯交战时,威尼斯人的一颗炮弹打进了被土耳其人充作火药库的神庙内,把庙顶和殿墙全部炸塌了,神庙毁于一旦。而到 19世纪初,英国驻君士坦丁堡的大使埃尔金竟雇佣工匠,把神庙内雕刻着雅典娜功业的巨型大理石浮雕劫走。这批稀世之珍,有些在锯凿过程中破碎损毁,有些因航海遇难而沉入海底,幸存的残片现陈列在英、法等国的博物馆里。

女神雕像
在帕提农神庙里,原来还供奉着一尊雅典娜女神雕像,是由古希腊最伟大的雕刻家菲迪亚斯精心制作的艺术珍品。在公元146年被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掳走,在海上失落,不知所踪,现在人们只能根据古罗马时代的小型仿制品约略想象她的英姿。

帕提农神庙柱式
虽然帕提农神庙现在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但从神庙巍然屹立的柱廊中,依然鲜活地传达着高贵典雅、简约庄严的美感,仍然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神庙当年的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