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沙特记者被肢解的新闻甚嚣尘上,一时间残酷的肉刑又引起人们关注。
中国古代的肉刑一度非常残酷。 但要辨明一个知识点,肉刑,是一种独立的刑种,其施刑特点是,不要你命,但必须在你肉体上留下记号。 所以,那些骇人听闻的车裂啊、凌迟啊、斩首啊,并不归入此类。 为什么要说肉刑呢,因为这种刑罚,不像凌迟这种死刑,死刑一直没有废除。而肉刑,经历了很曲折的废复过程,这个过程,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法理精神的变迁。 肉刑,包括宫、劓、断腕、斩止、墨等。但这并非一开始就这样。西周时大概有几种不同说法,有的是宫、刵、劓、黥,有的是宫、剕、劓、大辟,到汉朝初年,定型为宫、劓、刖、黥四种。
汉文帝是个宽厚的君主,他首先废除了宫刑。 后来发生了一起“淳于意”案件,淳于意犯罪了当受肉刑,临行前他埋怨生了五个女儿,一点用也没有。淳于意的女儿缇萦便上书朝廷,苦苦求情,说人受肉刑,即使能改过自新,因为身体残疾,也于事无补了。 汉文帝大受触动,便让朝臣讨论,拿出了一个替代法案。核心就是不再行使肉刑。具体办法是:
1、黥刑以髡(剃发)加力役代替
2、劓刑以笞三百替代,
3、斩左脚以笞五百替代,
4、斩右脚以弃市(斩杀后放到公开场合示众,不许收尸)。
肉刑倒是没了,但随之出现了量刑不当的问题。
比如黥刑改为髡,黥了是一辈子的事,对受刑者来说侮辱性很大,但髡刑后,头发不久就能复原。这是量刑过轻了。
劓和斩左脚改成笞,也就是杖打,其实问题也很大,割掉鼻子、砍掉左脚人不至于就死,但打三百或五百杖,人往往挨不过就死了。
而从砍右脚升级为变相的死刑,又未免太过。 斩右脚直接变成了弃市,这又是过分提高上限,成了量刑过重。
所以汉文帝废肉刑,并不像历史教科书说的那么好,反倒因为考虑不周,引起了执法上的混乱。所以到了汉景帝时,为了防止出现大面积的量刑过重滥杀无辜,便提出了一个补救办法:以宫代死。 就是说,犯罪当死者,准许以宫刑替代。
这个办法无疑是个折衷而实用的办法,但是宫刑对人的精神、肉体之伤害,又相当恶毒。
令人遗憾的是,千古笔圣太史公司马迁,因为上书言李陵之事,触怒了汉武帝,而被处以宫刑。
其他几种肉刑都没有恢复。东汉时由于社会逐渐动荡,皇帝一度想恢复肉刑,许多大臣都上书谏阻。
三国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都曾想恢复肉刑,以便在死刑之下增加刑罚的等级,减少死刑判罚比例。这个法理精神是不错的,体现了与民生息的思想。但因为社会越来越进步,人们对于身体的重视,以及随着文化的发展,人们的野性逐渐消退,对于随便残害身体的行为都比较抵制,所以讨论来讨论去,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结果。
到了南北朝,因为社会的混乱程度越来越大,朝廷不得不借重肉刑来加强统治。刘宋明帝时,把黥、刖两种肉刑定为法定刑罚,但宋明帝一死,这两种刑就停止使用了。
梁朝也一度推行过黥刑 ,梁武帝也是个强势的皇帝,但就是在他本人执政期间,他亲手推动的黥刑,也因为反对声音太强烈,而废止了。
隋朝时候定令,不管什么情况,宫刑一律不得再作为官方刑罚。
总算是将这个变态的刑罚从刑法中除去。以后的朝代虽然还有太监的存在,但那是太监们自愿去势入宫,官府不会再以法律的名义施以宫刑。
唐太宗时一度恢复了斩脚的肉刑。起因是唐太宗不忍死刑判决太多,便把绞刑改为斩脚刑。后来朝臣们反复讨论,认为判绞刑者本来就不怕死,这么轻易地改刑似乎达不到惩戒的目的。
从唐朝以后,肉刑就大部分绝迹了,唯有黥刑,在五代、宋元时期流行过。但真正意义上毁伤肉体的刑罚,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刑罚的基本样式与现代差距越来越小,基本上以笞、杖、流、徒、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