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国驻秘鲁大使宋扬出席秘中商会早餐会并致辞,摘要如下:

非常高兴应邀参加秘中商会举办的早餐会,很高兴能听取经济财政部长先生和各位的真知灼见。我相信大家都很关心当前的关税之争和中秘务实友好合作,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是美国发起的“对等关税”波及包括秘鲁在内的全球各国,甚至无人居住的小岛也不放过,为什么?美国的目的大致有三:一是平衡其债务和财政困境;二是期望制造业回归美国;三是遏制主要竞争对手发展。
美国已经债台高筑,联邦债务超过36万亿美元,达到美国GDP的130%,2025年总计有9.2至9.8万亿美元国债到期,6月单月到期规模就达6.2万亿美元,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要把关税实施缓期90天的原因。2025年美债利息支出预计达1.1万亿美元,占美国财政收入20%,超过美国防预算支出。美国2023年和2024年关税收入分别为803亿美元和770亿美元。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模型显示,若全面实施“对等关税”,2025年美国关税收入可能达3800亿美元,但企业退税、消费者补贴等支出将达4200亿美元,净亏损400亿美元,可能使美国GDP下降1.2%。更何况美国对中国所加关税升至145%或245%,已沦为数字游戏,经济上已无实际意义,美国将因此失去其关税来源的35%至45%。“对等关税”把手伸向全球解决不了美国自己的财政窘境,反而可能造成美国波音飞机、油气产品、大豆和牛肉找不到更好买家。美股市值在关税政策公布后3个交易日累计蒸发6万亿美元。美国内民众承受生活成本高企之痛,沃尔玛等零售巨头警告,全美家庭年均购买力损失3800美元。关税已演变成美国消费者“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税”。
其二,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已下滑至全球的15%,而美国消费却占到全球的28%,这必然导致美依赖大量进口满足其消费而产生贸易逆差。美国产业空心化是诸多原因造成的,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由二战后的50%降至当前的30%,就业人口降至10%以下,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制造业工人时薪是越南、墨西哥的5倍以上,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回流。美国以关税大棒胁迫产业回归美国的企图难以奏效。难道美国还想让秘鲁的农民去美国种蓝莓、牛油果吗?
其三,中国认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中国已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24年中国GDP占全球份额为18.2%。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30%,是美国的2倍。中国是150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连续7年稳居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国(6.16万亿美元),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14.2%,进口占10.6%,服务贸易稳居全球第二位。中国外汇储备逾3.2万亿美元,占全球的22.6%,连续19年居全球首位,是美债的第二大债权国。中国有能力有底气应对美国的关税讹诈:一是经历了2018年美国对华关税战之后,中国对美出口占比由19.2%降至14.7%,但出口总额却增加了9.6%,中国对美国出口电子元件、机械设备等中间品占比达63.4%,美国更离不开中国制造。二是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已达50%,减少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欧盟稳居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彰显中国经贸强大韧性潜力。三是中国仍是全球最具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中国14亿人口的人均GDP达到1.3万美元,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占全球之首。中国实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产业链韧性,2024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4.5%,成为第一驱动力。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2024年中国GDP增长5%,今年一季度增长达5.4%,对世界经济增长保持30%以上的贡献率,成为全球最大稳定性、最具确定性的贡献者。中国依然是外商最理想的投资目的地,根据中国美国商会统计,美国在华企业总数达7.3万家,累计投资总额1.2万亿美元,在华采购额达3200亿美元。当前美国关税大棒首先打在了本国的企业身上。
综上所述,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不仅危害了世界经济贸易秩序、损害了各国人民的利益,更可能重蹈20世纪30年代《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加剧美国大萧条的覆辙。因此,中国的立场非常清晰,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关税战、贸易战,这不仅仅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也是捍卫国际贸易秩序和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将坚持“开门”而不是“关门”,“拆墙”而不是“筑墙”,互利共赢而不是唯利是图、损人利己!
第二个看法,我认为,秘鲁具有深厚文明底蕴、丰厚资源禀赋、开放包容政策和勤劳奋进的人民,面对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外部环境,秘鲁依托拉美、面向亚太、拓展全球的发展潜力和机遇仍然是巨大的。
去年,习近平主席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秘两国元首半年内实现互访。中秘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两国元首见证签署了五年共同行动计划、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等多项重磅文件,共同见证钱凯港开港,中秘关系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2025年是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的开端,中秘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其中最新的机遇之窗就是钱凯港。“从钱凯到上海”的双向直航用时仅23天,物流成本降低20%以上,贵国的外贸出口和财政税收已开始获益。中方愿竭尽所能把钱凯港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秘鲁最大贸易伙伴,是秘鲁最主要出口目的地、最主要进口来源地,也是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国。秘鲁是中国在拉美的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国。如秘方能充分利用钱凯港优势,乘势而上全面打开中国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世界第二大市场,深度融入经济体量占全球62%、人口规模占38%的亚太经济圈,秘非传统贸易、出口多样化水平还将大幅提高,抵御外界风险的韧性也将显著增强。我想举个例子,中秘双方已就秘鲁冷冻水果、巴西坚果、碧根果输华检验检疫和卫生要求签订议定书,中方宣布解除秘鲁口蹄疫疫情禁令,今年我们正式邀请秘鲁在上海进口博览会举办国家展,这些都为秘鲁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并抵御关税风险创造了良好条件。
我要特别祝贺贵国国会第二次投票正式通过私有经济特区(ZEEP)法案,为吸引更多私有投资创造了颇具吸引力的政策框架。中方愿意积极鼓励中资企业来秘投资兴业,与贵国探索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共同推动“前港—中区—后城”综合发展之路,愿意分享保税区、工业园区、经济特区建设经验,积极开展科技赋能、职业培训,为当地民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秘鲁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带来更多触手可及的获得感。
此外,贵国企业还关心纺织品出口,中国2024年对美纺织品出口额为538亿美元,占中国纺织品出口18%。对秘鲁出口约为5亿美元,占中国纺织品出口0.2%。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纺织业对秘鲁而言,不仅不是威胁,反而是机遇。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纺织业正在向外转移,秘鲁企业加强与中国纺织企业合作,能够提升秘鲁产品市场竞争力。这一点供你们参考。
开放合作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逆流,中方愿同秘鲁一道,不断巩固政治互信,坚持多边主义和世贸规则,共同反对关税战、贸易战,共同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共同创造中秘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明天!(来源:中国驻秘鲁使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