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本质是统一的。”中国故事的理论、现象和传播是一个统一体,具有共同的内在逻辑和原理,只有打破学科界限、国别界限,形成全面的解释体系,一体设计、整体推进,才能讲出中国故事的肌理血肉,使中国故事活起来,以充沛的生命活力注入世界文明的大海。
作为中国故事整体中的一个局部,新时代中国故事走出去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叙事内核,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体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中国价值与世界价值的辩证统一。简而言之,统一的中国故事叙事体系应该从三个维度科学建构。
构建历史-现在-未来的三维统一叙事框架。中国历史是中国故事的根源,是任何时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和集体经验,是中国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因果链,也是世界理解真实立体中国的交汇点。只有基于这一叙事框架,我们在向世界讲中国故事时才能讲清楚“我们曾是谁”“我们现在为什么这样”以及“我们未来会怎样”;才能凸显中国的民族性、世界性,才能明确中国曾经创造过什么、正在创造什么、还能创造什么;才能回答“我们曾在哪里”“现在在哪里”“未来去向何方”。只有讲清楚了这些,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才是立体的、全面的、真实的。
实现政治叙事、文化叙事、经济叙事的有机统一。人类社会运行有三大核心领域:政治权力、文化意义和经济活动,三者是一个相互支撑、动态关联的系统,通过深层互动形成社会发展的“意义-权力-资源”协同机制,对应中国故事走出去所要依托的三大基础“政治互信、人文交流、经贸合作”和三大故事核心:中国共产党故事、中华文化故事和中国发展故事,只有三者有机统一,才能向世界讲清楚中国的政治基础、文化基础与经济基础,才能讲清楚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构建官方话语、专家话语、大众话语的协同体系。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兼顾国家叙事权威性、专业话语可信度与民间表达亲和力,形成层次分明、定位明确、分工具体、互为补充的“三位一体”传播生态。官方话语是国家意志的权威表达,主导顶层设计,奠定叙事基调和核心价值,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通过白皮书、领导人讲话、主流媒体等传递政治合法性和发展道路,但要避免生硬宣传,须采用“硬框架+软表达”策略,将政策理念融入传统文化典故、当代生活故事等。精英话语是学术界、智库、行业领袖等提供的理性解读,是用国际通用学术语言解构中国故事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增强中国故事可信度,对冲意识形态偏见和对中国故事的误读。大众话语是个体中国生活经验的情感化表达,是用短视频、海外社交平台、微信、微博等分享“微观中国”,提炼“小而美”的中国故事符号,如汉服、美食,降低文化折扣,使中国故事具象化、亲民化。
统一的叙事体系是确保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各主体、各环节、各要素有机协同,在日益复杂的国际传播环境下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南,是推动世界系统化、整体性理解中国、热爱中国的基本前提。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