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霁月
4月28日,“互通互信·共建共享”成都都市圈低空经济协同发展研讨交流恳谈会在成都举行。
成德眉资四市低空经济相关部门、企业等围绕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和分享,为低空经济发展把脉。

低空经济蓄势腾飞
成都已累计开行低空航线91条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涵盖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基础设施和综合保障的立体化经济形态。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秘书长李辉在活动上强调:“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要素,场景是根本,空域是关键,技术是支撑,法律规章标准是保障,安全是底线。”他认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能够在物流运输、文化旅游、农林植保、应急救援、巡检测绘等方面创造更多消费场景,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推动城市发展和区域融合。
当前,成都正大力培育低空应用场景,积极开行低空航线,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新都中通中心仓—核心商圈的“无人机+无人车”空陆联运航线等备受关注。成都至阆中、青城山至自贡、熊猫基地至都江堰景区等航线完成首航 ,全市已累计开行低空航线91条。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成都还将加快打造“熊猫飞的”低空交旅融合品牌,拓展低空旅游航线等,加力培育低空飞行应用场景。
“资阳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组建专职警务航空队,配备多旋翼无人机65台,创新‘无人机+’战法,常态化开展治安巡查、应急救援、犯罪侦查等警务场景应用。”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四级调研员黄德云介绍,资阳城区范围内真高300米以下空域中,没有100米以上的超高建筑,有利于开展低空物流、高楼救火等应用场景的布局运用。现已形成低空经济+农业、低空经济+公共服务多个典型应用场景。黄德云还谈到,资阳已形成了以轨道交通装备、商用汽车、专用汽车、智能装备为重点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可为无人机、eVTOL、飞行汽车等整机制造企业实现就近配套。“接下来,要通过市场需求拉动产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
此外,记者注意到,《德阳市低空经济产业培育发展实施方案》印发,制定了包括打造一批标志性产品、加强服务能力建设等在内的12项工作措施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眉山也制定了到2027年,低空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打造1个低空经济先导区建成2个通用机场、N 个起降场地,县(区)起降场覆盖率100%的目标。

摸清都市圈低空经济家底
布局立体化产业新生态
“放眼成都都市圈低空经济的协同发展,我建议要推动都市圈低空应用场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联动。”成都市低空经济办综合组副组长刘铸在会上谈到,在成都持续加大在低空装备研发制造、低空空域管理、场景创新以及产业融合等领域探索力度的背景下,可优先聚焦已初步具备市场需求的应用场景,探索开行串联熊猫基地、都江堰、三星堆、三苏祠、江口沉银博物馆、安岳石刻等景点的都市圈低空文旅通航航线,拓展都市圈内医疗物资、道路网线巡检应用。同时,他建议定期举办都市圈低空装备产品供需对接会,促进都市圈低空产业上下游左右岸联动合作,形成都市圈“研发-制造-适航-运营”协同发展的良性产业生态。
成都都市圈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极核和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主引擎,是全国航空航天产业高地,成德绵自凉航空航天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具有发展低空经济的显著技术优势与较强制造能力。“我们拥有完整的无人机总体设计、总装制造、系统集成和试验验证体系,特别是在大中型无人机和工业无人机形成了独特优势,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产品开发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理应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扛起更强担当、展现更大作为。”四川省同城化办常务副主任、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尹宏说道。
在尹宏看来,低空经济涉及空域管理、创新研发、生产制造、场景营造等多个环节,成都都市圈要发挥同城化“五级工作体系”制度优势,构建多元协同、高效推进的工作机制,要将低空经济发展纳入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综合交通、文旅融合等专项合作组重要工作内容,梳理摸清都市圈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家底,发布低空经济产业协作机会清单,研究提出低空经济协同发展工作举措。尹宏说道:“要依托专项合作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推进低空经济协同发展的困难问题。探索建立成都都市圈低空经济产业协会(联盟),共同开展技术交流、联合推介、市场拓展等活动,吸引更多市民群众了解、融入低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