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踏青+”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22:37:00    

新华社上海4月7日电(记者陈爱平)春和景明,以亲近自然为核心的踏青活动,与文旅商体展各类元素相融合,助力释放消费潜力。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

多地旅游人次和消费增长,且旅游消费增速快于游客量增速。清明节假期,北京接待游客总量959.3万人次,同比增长6.2%;实现旅游总花费115.0亿元,同比增长9.5%;上海共接待游客700.27万人次,同比增长5.45%;旅游消费交易总金额为117.20亿元,同比增长6.40%。

一名游客在上海陆家嘴地区拍摄花卉。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传统节气在时尚的文旅活动中焕发新生,吸引人们走出家门、收获满满。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清明节假期山岳类风景区的热度仅次于“赏花踏青”和“主题乐园”;泰山、黄山、华山、三清山、普陀山等吸引众多游客,人们饱览美景同时锻炼身心。携程集团数据显示,民俗体验、赏花游、古镇游升温,乡村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0%;人们回乡祭祖与度假休闲相结合,多个山岳类景区周边酒店订单大涨。飞猪平台上,国内旅游产品人均支付金额同比增加约5%。

上海市民唐元带着3岁的儿子来到市郊挖笋、挖野菜、赶鸭子。“假期天气晴好,孩子和泥土、树林、小动物‘亲密接触’,一家人齐动手,这样的活动非常有趣。”

和唐元一家类似,人们“踏青”不再仅限于“赏”,更愿意动手体验并为之“买单”。飞猪平台数据显示,挖笋、挖野菜等活动,在清明节假期热度同比上升47%。“春野秋梦”金山营地等露营场所,备好青团等时令美食、举办春日绘画等活动,假期前后预订“火热”。

有时间且更在意性价比,因此常常选择在淡季出行的老年人,也开始加入“假日出行大军”,让春季文旅市场呈现“全民出行”的繁荣景象。年逾七旬的周红梅和孩子们一起来到乌镇乌村度假,开阔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农趣体验吸引周奶奶不停地拍照,她还颇有兴致地参加了当地庙会等活动。

4月6日,上海西岸梦中心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来。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介绍,该平台上偕老游预订量同比增长16%——年轻人协助老年人操作智能设备,老年人则备好食物、分享人生经验。同时,越来越多景区增加无障碍通道、缓坡、无障碍厕所等设施,在游客服务中心增设老年人绿色通道等,以方便老年游客游览。“这样的消费增量还传递着温暖。”肖鹏说。

“穿汉服、逛博物馆依然受到年轻人追捧。”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文博场馆人气持续高涨,许多文博场馆通过延长开放时间、新增春季手工体验等,满足社会公众节假日参观需求。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结合今年以来的假日出行数据,我国2025年旅游经济主要指标有望创新高。

(来源:新华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