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邓州:统防统治护航夏粮丰产丰收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20:2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曾倩 通讯员 盛志国 丁丽丽

4月23日,在邓州市高集镇广袤无垠的麦田里,层层麦浪翻涌,洋溢着勃勃生机。麦田上方,多架无人机如灵动飞鸟,敏捷而有序地穿梭其间。伴随着轻微的嗡嗡声,无人机精准作业,细密且均匀的农药雾滴呈扇形铺洒开来,为这片孕育希望的田野编织起一张严密的防护大网。

“有了无人机1个多小时就能全部搞定,既节省时间和人力,效果还格外好!”高集镇杨营村种植大户杨国栋难掩喜悦,话语里满是对现代科技助力农事的赞叹。他种了200余亩小麦,过去人工打药进度特别慢,前前后后得花上好几天时间。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关键要把握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这个阶段施药,这样一次施药,能达成防虫、防病、防干热风的多重目标。无人机作业优势显著,它不仅效率远超人工,还彻底解决了人工喷洒时不均匀、劳动强度大等诸多难题。”高集镇镇长魏红雷介绍。

连日来,这一套“标准动作”在各乡镇的麦田里轮番上演,一架架植保“无人机”大显身手,成为麦田管理上空“主角”。

邓州是传统农业大市、粮食大市,小麦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20万亩左右。该市对“一喷三防”工作高度重视,建立政府主导、农业部门实施、社会广泛参与的防控责任网络,提前谋划,多次组织召开“一喷三防”工作调度协调会和现场推进会,多措并举,全面开展统防统治工作,全力保障夏粮丰产丰收,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该市按照“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的要求,注重加强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虫的监测预警,坚持精准检测、精准研判、精准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明确防控重点对象、关键区域和最佳时期。对于条锈病,实行“加强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策略,严密封锁发病中心,控制发展蔓延。对于赤霉菌子囊壳发育进度,及时发布动态信息,提前预警。开春以来,累计出动800余人次,踏查麦田7万余块,发布有关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的《病虫情报》6期。

为确保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防治效果,邓州筹措资金2200万元用于“一喷三防”,实现220万亩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储备各类农药338余吨,植保无人机等喷防设备1520台(架),全面满足防控需要。抽调农技人员162名,组建27个技术指导组,包乡到村开展技术服务;召开培训会120余场、发放明白纸10万份、群发微信短信1万余条,覆盖群众28万余人次。同时,该市还采取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带动、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化服务组织订单作业等方式,因地制宜开展精准防控、统一防控和智能防控。通过政策引导,发展植保服务组织200余家,可随时调集1000架以上植保无人机开展飞防,一周左右即可对全市220万亩小麦防治一遍,实现应防尽防、增产增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